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结合编者在机械制造应用领域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 本书主要内容有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齿轮加工工艺编制、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叉架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书中选用的机械零件实例典型适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上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及培训用书。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下载,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mpgaozhi@sinacom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结合编者在机械制造应用领域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零件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 本书主要内容有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齿轮加工工艺编制、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叉架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书中选用的机械零件实例典型适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上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及培训用书。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下载,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mpgaozhi@sinacom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
前言本书针对高职高专机械、机电、数控、模具、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典型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和工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整合机械制造工艺理论知识,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教材内容以项目、工作任务为引领,适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基础知识、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齿轮加工工艺编制、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叉架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本书突出工作过程的主线地位,每一单元均具有范例性、可迁移性及可操作性,适合培养学生动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能力。本书编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体现以工艺规程编制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每一单元都有工作情境的引入和情境任务实施及关键工序的关键精度指标检查方法介绍,并且都具有拓展实训和工程实践常见问题的解析,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编排教材内容。首先介绍基础知识,项目一至项目六主要介绍轴、套筒、齿轮、箱体、叉架类零件的工艺编制及机械加工质量控制。各学校可根据学时数和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取舍。为便于学生自学和巩固所学内容,各部分均有示例。 (4)所选用的被加工零件为常用典型零件。 本书由王家珂任主编,叶贵清任副主编。其中,项目一由王家珂编写,项目二由潘毅编写,项目三由田万英编写,项目四由叶贵清编写,项目五由许晓东编写,项目六由王波编写。全书由王家珂统稿,柳青松担任主审。 参考学时分配表序号授课内容学时分配讲讲课实践1项目一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1442项目二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1423项目三齿轮加工工艺编制1224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1225项目五叉架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1026项目六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8合计7014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傅伟教授、王庭俊副教授及相关领导等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老师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殷切希望读者和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