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将“微机原理与应用”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相融合。
★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选取AT89S51 单片机作为典型对象。
★每章点出了基本知识点与要求、重点与难点,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5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中断系统;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5系列单片机的串行接口;51系列单片机的系统扩展;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扩展;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C5程序设计与开发环境。
★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将“微机原理与应用”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相融合。
★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选取AT89S51 单片机作为典型对象。
★每章点出了基本知识点与要求、重点与难点,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及原理;5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中断系统;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5系列单片机的串行接口;51系列单片机的系统扩展;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扩展;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C5程序设计与开发环境。
“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本科院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的重要平台课程,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原理与应用知识最主要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硬件应用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学生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自从Intel公司推出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以来,单片机作为一种微控制器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均开设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特别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处理好“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两门相关度极大的课程的关系,做到既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又突出工程实践教育且须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组织好教学工作一直是学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尝试将“微机原理与应用”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合并,本书名称定为《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从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入手,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以目前最广泛使用的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选取AT89S51型号单片机作为典型对象。教学目的绝不是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类型单片机的应用方法,而是以51系列单片机技术教学为主线,将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的基本知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中断系统的一般知识与应用方法、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方法、存储器与并行I/O接口扩展的基本方法、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接口基本方法、显示器与键盘接口技术的基本方法、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和基于单片机核的SoC技术等贯穿于本书中,以微型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构建了从原理到具体对象、从局部功能到整体应用的模块化递进式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应用性、适用性和启发性。 为了便于学习,全面了解各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点与要求,把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每章的开始部分提供了“内容提要”“基本知识点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部分章节中增加了“延伸与拓展”部分,对微机基础知识的延伸、单片机的新型号、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手段进行了拓展,对有助于理解章节内容的背景知识或者延伸与拓展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导读。 本书符合当前单片机课程的教学需求,可作为大学本科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将“微机原理与应用”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合并后开设“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上述各专业单独开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材,还可供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学生和自学者使用。 本书是在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型)“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评审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 本书由罗印升教授担任主编,张鑫教授担任主审。罗印升教授编写第1章、第2章,范力旻、罗印升编写第3章、第4章,罗晓、邢绍邦编写第5章、第6章,陈连玉编写第7章、第9章,毕玉春编写第8章,陈伦琼编写第10章,邢绍邦、罗印升编写第11章。全书由罗印升统稿。张鑫教授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对张鑫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 前言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书中参阅的参考资料均列入章节参考文献中,在此,也对各参考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目录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