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拥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工人工资较低、能耗较高等问题,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与制造强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制造竞争力在什么地方?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说:“20世纪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在管理技术上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工业工程技术。这是一个由美国人创造,被世界接受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不论什么时候它被应用,生产率就会提高,在减少工人工作负荷的同时,他们的收入就会上升,它已经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超过百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低廉工资的基础上,在全球竞争中建立长期绝对的优势,因此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来维持优势是最优选择。 本书是从工业工程的视角来解读工程中所遇到的管理问题,不是给出宏观的管理理念,而是从微观管理的层面,对工作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因工程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工程经济、供应链管理和网络化制造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为提高制造企业收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为制造企业制定战略方案提供参考。 美国制造的根本是劳动分工、工作研究及标准化,日本制造的根本是精益生产。所以说,大规模生产模式造就了美国制造,精益生产模式造就了日本制造,那么中国制造需要什么来造就?如果按目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020年中国制造的份额将会变得非常大,我们就需要有自己的生产模式。希望读者们能够通过本书的内容,不仅是复制美国和日本的生产方式,而是要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特点创建更优的管理模式,超越精益,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强国。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论文,在此谨向这些书籍和论文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全书结构由梁迪确定,第1、2、3章由潘苏蓉、张天瑞编写,第4、6章由王丽莉、张凤荣编写,第5、7、8、9章由梁迪、苏莹莹、单麟婷编写。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